Fw: 【请置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胡兵教授课题组
  • 浏览:778 评论:0 人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feSciSchl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iyuan 所发表 】


    一、岗位职责:
    1、对科研有热情,态度严谨,实事求是, 踏实肯干,可独立开展部分研究并协助指导学
    生;
    2、有高度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
    精神;
    3、具有可证明的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可申请科研经费和撰写英文SCI科研论文。
    6、身体健康,可长期稳定工作。

    二、任职要求:
    1、近期获得博士学位,在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关注于神经损伤再生、生物钟的生
    理基础与功能、胶质细胞功能等方向并取得了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学术成果。近三年内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研究性SCI论文。
    2、具有良好的斑马鱼研究经验、神经轴突发育再生或生物钟基因研究经验者优先。
    3、具有良好的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
    技术工作。
    4、具有专业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能看懂英文试剂说明书和英文实验方案,并具有一定
    的口头交际能力。
    5、熟练使用计算机。
    6、身体健康,心地善良,性格开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乐于助人。

    三、面试:
    在收到申请材料后研究组将与合适的申请人沟通并通知面试;未通过者,不再另行告知

    本招聘广告在较长时间内有效,直至招到合适人员为止。

    四、待遇:
    工资待遇按科研工作业绩以及中科大相关规定执行,薪酬12万/年起,可协助申请生医部
    双聘博后项目(额外4-20万/年不等),推荐眼科中心项目(生医部基础上6-10万/年)
    或微尺度博后项目(总计52或34万/年)。欢迎海内外优秀研究人员加入。

    有意者请将简历发送至邮箱:
    zebrafish@ustc.edu.cn

    主要研究兴趣:
    1. 神经元及其髓鞘损伤保护机制的探讨
    2. 斑马鱼生物钟的生理功能
    3. 在位实时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于神经发育细胞分子动力学的研究
    4. 神经胶质细胞和突触的发育

    主要研究课题:
    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损伤修复; 斑马鱼生物钟的生理功能。

    课题组长介绍:
    胡兵,教授,博导,生命学院副院长,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生物物理学专业学士(1989)硕士(199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博士(1999,香港
    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2001年在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以及2002.1-2004.11在美国加
    州大学(UCLA&UCIrvine) 开展博士后工作。2007年底前任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
    Research Officer。多年从事发育神经生物学和神经损伤及髓鞘修复机制的研究,发表
    SCI论文49篇, 英文专著的两个章节,第一、共笫一以及通讯作者共计28篇,被他引
    1500余次。第一和共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有Nature Medicine,J Pineal 
    Res,ACS Nano,Neucleic Acids Research,Glia,Development,Advanced 
    Materials,Experimental Neurology,IOVS,Mol Neurobiol,Front. Cell. 
    Neurosci,Front. Mol. Neurosci,曾获得2007-2008年度香港大学最佳研究著作奖,
    2009年第三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13年王宽诚育才奖,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第八届“杨亚基金—教育奖”。以学术骨干身份完成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项,先后负
    责承担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各2项,正在承担2项常规面上
    项目和1项重大子课题。

    实验室2018-2019年文章:
    1.    F. Wang et al., A long noncoding RNA cluster-based genomic locus 
    maintains proper development and visual function. Nucleic Acids Res 47, 6315-
    6329 (2019).
    2.    M. Chen, R. C. Huang, L. Q. Yang, D. L. Ren, B. Hu, In vivo imaging of 
    evoked calcium responses indicates the intrinsic axonal regenerative 
    capacity of zebrafish. FASEB J 33, 7721-7733 (2019).
    3.    L. Q. Yang, M. Chen, J. L. Zhang, D. L. Ren, B. Hu, Hypoxia Delays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 Migration and Myelin Formation by 
    Suppressing Bmp2b Signaling in Larval Zebrafish. Front Cell Neurosci 12, 348 
    (2018).
    4.    D. L. Ren, X. B. Wang, B. Hu, Circadian gene period1b regulate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through NF-kappaB signalling in 
    zebrafish. Fish Shellfish Immunol 80, 528-533 (2018).
    5.    D. L. Ren et al., Circadian genes period1b and period2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zebrafish. Fish Shellfish Immunol 77, 139-
    146 (2018).
    6.    Y. Fan et al., De Novo Mutations of CCNK Cause a Syndromic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with Distinctive Facial Dysmorphism. Am J Hum 
    Genet 103, 448-455 (2018).
    7.    K. Nie et al., Effects of circadian clock protein Per1b on zebrafish 
    visual functions. Chronobiol Int 35, 160-168 (2018).
    8.    B. B. Hu et al., In vivo imaging of Mauthner axon regeneration, 
    remyelination and synapses re-establishment after laser axotomy in zebrafish 
    larvae. Exp Neurol 300, 67-73 (2018).